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5-29 07:29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徐孟东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8ZD15)近日成功结项。经专家组评定,项目结项等级为
徐孟东,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复调专委会主任。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上海音协副主席等。
“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是上音第一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包含五个子课题,分别是:“中国和声学科形成与发展研究”(负责人:张巍)、“中国复调学科形成与发展研究”(负责人:徐孟东)、“中国音乐分析学科形成与发展研究”(负责人:钱仁平)、“中国管弦乐配器学科形成与发展研究”(负责人:尹明五)以及“中国作曲家创作思维与创作方法及中国作曲学科形成与发展研究”(负责人:周湘林)。课题组学术秘书由王中余担任。
张巍,作曲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上海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作曲理论研究重点创新团队”首席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多项课题的研究,并发表众多学术成果。
钱仁平,作曲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重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华人作曲家手稿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音乐年鉴》创刊主编、《中国歌剧年鉴》创刊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秘书长、音乐评论学会理事,《音乐艺术》《人民音乐》编委。
尹明五,作曲家,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音乐创作及现代作曲技法、管弦乐配器技法教学与研究。创作有《那年五月》(大型现代舞剧)、《交响音画·韵》《水墨画意》《夕》(二胡与乐队)以及室内乐、交响合唱、多媒体音乐剧场、无伴奏混声合唱等多种不同体裁作品,包括近年来创作的《丝路追梦·畅想曲》《炎黄颂·祥》等。
周湘林,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作曲分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委会副会长,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中国民族音乐体系中的创作与实践重点创新团队”“中国音乐创作实践与研究战略创新团队”首席教授。
五个子课题在对中国作曲理论体系中五大领域——和声、复调、音乐分析、管弦乐配器及作曲法的纵向研究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横向比较研究,为中国作曲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成果将作曲家的创作思维、观念及技术特征等考察点纳入作曲法的研究范畴,并将其作为传统作曲理论“四大件”——和声、复调、音乐分析、管弦乐配器之外的研究视角,为当代中国作曲理论体系的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空间。
课题组成员包括校内教师王中余、孙剑、王瑞奇、周文婕、胡宝帅、魏雨薇,在读硕博研究生孙杉、张洁韵,以及近年来陆续从上音学习后出站/毕业的博士后石磊、硕博研究生陈林、唐荣、丛密雨、胡衡鸾、霍凡超、马琳、张岳、任磊、孙珂、王玖玲、何言、孙安琪、潘演等。
专家组评定认为该项目以作曲理论学科的和声、复调、音乐分析、管弦乐配器、作曲法等核心领域为切入点,力求通过对近现代中国作曲实践、作曲理论、作曲学科发展脉络的梳理厘清中国作曲理论发展的特色之路,解答何谓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之“特色”所在以及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等重要问题。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副研究员吴佳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歌剧的音乐呈现及审美意蕴研究”(批准号:19YJC760119)以“免于鉴定”方式成功结项。
该项目围绕中国歌剧审美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歌剧的戏剧本质与文化属性、中国歌剧音乐的戏剧呈现与内涵、中国歌剧审美意蕴的整体呈现与文化品格等内容展开,通过对多部在中国歌剧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品的具体分析,研究了中国歌剧的戏剧结构、审美意向、形式创新、文化属性、人物形象的音乐设置、戏剧冲突的音乐表现、戏剧结构的音乐展现、歌剧意蕴的整体呈现等基本理论问题。在聚焦中国歌剧的戏剧结构、音乐形态、表现形式和综合艺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歌剧发展历程、音乐审美的感性特征和基本规律,对中国歌剧不同阶段的歌剧发展的基本特征、音乐形式、戏剧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母语文化语境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以及演剧传统的形式美感和艺术特色,以阐释中国歌剧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音乐品格和审美意蕴。
项目负责人分别在CSSCI入选期刊《音乐艺术》(2019-12-08)和《中国音乐学》(2021-10-12)发表了2篇高水平论文,并因此以“免于鉴定”方式成功结项。
上述两项高级别科研项目的成功结项,充分体现上音近年来全面推行“有组织、有特色”的科研,狠抓落实“重申报、重执行、重结项”的优良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保时捷遭“逼宫”发声明不痛不痒,大V:这两家经销商站出来,德国人才会慌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小米15、vivo X200、OPPO Find X8:参数均清晰,谁能更胜一筹?
为什么劝大家考虑荣耀100 Pro而不是荣耀200系列?五点原因很线系列线下上手体验:不吐不快,说说真实感受!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