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2-25 20:41
据长安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水文地质、水文生态及农业水土工程专家,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咨询委员,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佩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3日22时36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0岁。
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李佩成主要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从事农田水利、水文水资源、地下水渗流、国土整治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研究。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佩成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是陕西省乾县人,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曾在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工作,并曾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留学。
1972年,李佩成重返西北农业大学。其间曾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副校长、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等职。1992年调入原西安地质学院,2000年并入长安大学,任教授、博导、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不断深入基层找水、打井的实践探索中,李佩成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水理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李佩成解释:“治水不能只看一个水,地面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是自然循环的,只盯住一个水就把它治坏了。所以要三水统观统管,统一看待统一管理统一开发。”
1993年,李佩成提交了《群峪协井两水并用关于完满解决西安供水水荒问题的建议》:“秦岭诸峪不仅峪峪有水,水质良好,更重要的是有利的地形可以使这些峪水‘长藤接瓜’,通过自流引入西安市区,水量也有保证。”这就是著名的“群峪协井、两水并用”的西安水荒解决思路:将来自秦岭北坡的峪(河)之水与地下水协同调用。西安市委、市政府采纳了李佩成的治水方略,成功地解决了城市用水困难。
1997年,李佩成发表论文《论三态平衡》及后来发表的《治水的哲学》,把对水科学和人类水事活动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认识到水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综合考虑人类活动、水体动态、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社会进步等相互关联的多种因素。
2003年,在长安大学举行的新年团拜会上,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佩成面向全校宣读了他当选院士后的“113553”十年规划,即在当选院士后的十年时间内,从2004年开始争取头脑再清醒10年,向国家提出10条重大建议,再完成3个较大的科研项目,在已经出版10本专著的基础上再编著5本著作,再培养50名研究生,再发表30篇论文。
十年之后的2013年,李佩成的“113553十年规划”早已超额完成。面对这些成绩,他曾表示:“这是党和政府给予我的最高荣誉,反映了同行师友给予我的最大信任,同时也包含着祖国和人民更加殷切的期望,我将铭记在心。今后,我将继续在治水的路上寻梦,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要在解决中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农业水土工程问题、干旱缺水问题、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再造山川秀美等方面努力奉献,再立新功”。
出生于1966年的俞汉青院士,是安徽省无为市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杰出讲席教授。
9月23日,第二十届全国种子双交会“2023中国智能育种技术创新”院士论坛在合肥举办。中国工程院盖钧镒、罗锡文、张佳宝等3位农业领域知名院士作报告。
8月3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共有28人(中国科学院22人、中国工程院6人)被提名为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人数约为上一个增选年度的2倍。
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创新科技在医疗领域的推广应用,2023年12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文江带领团队来六安市人民医院开展可降解镁涂层螺钉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