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1-10 19:25
12月30日上午,学校理学院联合出版社召开《普通高等学校涉农专业理科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专家论证会。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王青教授、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裴坚教授、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任委员北京化工大学姜广峰教授、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殷雅俊教授、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周宏伟教授受邀提供指导。本次会议由理学院院长、项目组组长王鹏教授主持,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杜凤沛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裴坚秘书长转达指导意见,学校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教授、理学院副院长侯松波教授、出版社社长董夫才到会并作发言。
“新时期高等农林教育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暨新农科普通高等学校涉农专业理科基础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新农科建设研究”项目)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由理学院和出版社联合申报。《教学基本要求》编制是“新农科建设研究”项目的重要内容。
项目组组长王鹏教授首先向与会专家介绍课题研究的立项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及完成情况,特别对《教学基本要求》的编制过程进行说明。王鹏教授认为,“四新”建设对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全国农林院校理科基础课教学内容、课时设置差异较大,理科基础课教师对基础课支撑“四新”建设作用的认识不够,理科基础课教材种类繁多但普遍离“四新”建设要求差距远,迫切需要集合全国农林高校骨干教师的智慧,达成共识,做出总的规划,提升理科基础课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形成一个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理学教育方案。王鹏院长还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理学院基本概况。
董夫才社长对教育部各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提供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董社长表示,“新农科建设研究”项目以编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编写新形态教材和建设教学服务平台“五位一体”的方式开展,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十分吻合。其中,《教学基本要求》是基础、核心内容,编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本项目的首要任务,它在指导理科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必将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理科基础课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出版社在项目配套新形态教材出版方面有能力、有条件做得更好。
何志巍教授指出,“新农科建设研究”项目成果之一是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上课的剧本,教材不仅要有知识连接,更重要的是要指导现在的学生解决未来的问题。如何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对《教学基本要求》的编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教学基本要求》,王青教授站在项目整体高度,建议凝练出一句话或一段话说明理科基础课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数字化变化发展迅速,《教学基本要求》形成后,应该是指导未来5年、10年甚至15年人才培养的,必须尽最大可能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姜广峰教授建议教学内容编排上要体现新农科、新工科背景,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要兼顾考研学生群体的需求。殷雅俊教授建议课程思政融入辩证性思维,认为学科交叉既可以是学科内部课程知识点的交叉,也可以是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知识之间交叉,要深刻领悟它们之间的关联。周宏伟教授认为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将学生引入科学发展的过程。
针对教材建设,裴坚教授认为把《教学基本要求》落到教材的关键在主编,教材编写人员必须清楚这一版《教学基本要求》的前瞻性和特色,才能编写出具有引领性作用的理科基础课程教材。姜广峰指出在后续教材编写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杜凤沛教授强调要用发展的眼光,选好主编,发扬好教材的传承性。
出版社副总编辑宋俊果、顾问刘军、高等教育事业部主任王笃利,学科编辑何美文、魏巍和刘学楚参加了上述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