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2-20 17:56
米乐 m6中国官方网站教育研究能力是我们教育学准研究生必备的一项技能,统考333没有将教研纳入考查范围,但是越来越多教育专硕院校喜欢将教育研究方法作为150分的专业课二进行考查,例如北师大、杭师大、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备考这些院校的同学们一定要把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复习到位。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小凯结合山海老师的课程将教研中比较重点的部分—教育研究的方法及其设计模板做一个梳理,后面还会结合具体题目进行举例,在最后这个阶段帮助大家查漏补缺。教育研究设计考查的就是我们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整体的逻辑的梳理大家更能清楚我们专硕教研设计要掌握那些内容。
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一场研究,下面就带着大家快速的过一下研究方法设计模板,帮助大家减轻背诵压力。01.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双减”举例和大家说一下这部分具体我们该写哪些内容。研究双减,你要简单的谈一谈双减政策是源于什么时候,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个研究方案有利于什么?有利于我们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育实践的一些改进等等,这是我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当然如果具体区分的话,背景和意义也不太一样,背景更多回答的是必要性,当下现状很差,所以我不得不去做这件事情,而意义更多回答的是重要性,是说这件事做好之后,未来有利于什么发展。因此大家会发现我们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实都是在回答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只不过背景谈的是对于当下的一些紧急问题的解决,而意义是说对于未来的一些好处。02.研究问题一般来说考试当中的材料会把主题给到大家,所以直接把问题和主题润色一下搬过来即可。03.提出假设根据问题就可以提出假设了,比如说探究性教学是否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动机,大家可以基于你的实证或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就可以了。04.研究方法的确立具体的研究方法相信大家目前已经滚瓜烂熟了,后面也会带着大家梳理一下,研究方法的选择一定要和设计是对应的。如果你用的是观察研究,后面就要用一个观察提纲或者观察记录表;如果是调查就是问卷访谈等等,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或者说访谈观察情况的结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之后,然后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完之后就是结果解释形成结论了,如果结果怎么样则说明什么。
05.研究反思最后锦上添花一下,篇幅不用很大,同学们稍微写一下研究反思,可以从选择的研究方法出发。比如说选择了行动研究,可能它本身更加贴合实践,但是它的周期比较长,也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能力;比如说你选择是实验研究,这个时候就可能涉及到一些无关变量的控制,涉及到一些实验研究当中的霍桑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等等,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内在效度;比如说你设计的是观察研究,可能你更多的还能够观察表面的信息,但是无法获得一些深层次的原因。研究反思可以从你的研究方法本身研究对象的选择,甚至是你整个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等,这些都可以分析。关于教育研究设计的整体思路就先给大家梳理到这里,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说一下每种研究方法放到教研设计里面我们该如何使用。2教育研究方法梳理01.观察研究法含义观察研究法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关于含义大家一定要注意“自然状态”,教育观察研究不打破原来教育实践的生态系统,研究者站在旁边或者参与其中,来观察学生或者教师的一些活动,更多的保持学生和教师的自然状态,这也是观察研究和实验研究一个明显的区别所在。分类★观察情境不同:自然观察vs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的观察,是在充分保持观察行为或活动发生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活动。实验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创设特定的情境,选取样本,较严格地控制无关变量,准确测量、记录被试反应的一种方法。一般在备有单向透镜、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的实验室内或事先有所控制的自然场所中进行。★是否借助仪器:直接观察vs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法是直接通过观察者的感官考察观察对象活动的方法。间接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是否参与观察对象活动:参与观察vs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参与观察对象的日常活动,通常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观察者可以使用录像机对现场进行录像。★观察内容有无统一要求:结构式观察vs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需要事先设计好所要观察的内容和项目,设计出有关观察表格,并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严格按照表格进行观察、记录。非结构式观察是一种开放式观察,允许观察者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调整自己的观察视角和内容。一般而言,非结构式观察只有总的观察目标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没有详细的观察内容和项目,亦无具体的记录表格。★观察内容的多少与全面:整体观察vs取样观察整体观察就是根据研究主题和观察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地观察、获取资料并进行分析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是一种无焦点的观察。取样观察就是不采取全方位、全息性观察,而是根据研究目的,采用抽取样本式的观察,即有目的地缩小观察范围或焦点式观察。常用的取样方式有两种,即按时间取样和按事件取样一图带你总结观察研究类型:
观察研究的含义及其类型大家要做好区分并记忆,聚焦到我们教研设计上可能有两种考法。一种就是封闭性的,比如说给你一个观察的主题,让你写一个观察提纲。另外一种是开放性的,给你一个主题,让你任意的选择我们的观察研究,设置一个整体的教育研究。这两种考法其实都是在考查观察的一些记录表,或者说观察提纲的设计。02.调查研究关于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和大家梳理一下调查研究的含义以及几种常见的调查研究方式。含义教育调查研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问卷、访谈、测量或观察等技术,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与教育研究现象或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以准确地描述教育现象或揭示教育规律、提出解决问题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大家可以按照加粗字体的逻辑快速记忆一下含义的具体内容。常见的调查研究方式★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研究是一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间接从调查对象那里收集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调查方法,是调查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访谈调查访谈调查是研究者通过与被研究者面对面或采用电话、网络等工具以直接交谈形式来获得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测量调查测量调查就是使用测量工具,获得量化的调查数据资料,用数据软件进行定量化处理,获得研究结论。测量的目的是根据测量的结果对测量对象做出评价。我们不仅要清楚各类调查研究方式的含义还要清楚每种方式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03.实验研究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一些条件,创设一些条件,或人为地改变一些条件,进行教育实验,以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从而认识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基本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关于基本要素,张莉老师版本的《教育研究方法专题》将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为被试、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变量。两种基本要素的内容凯程教研室老师给到的学习建议是按照前一种逻辑进行学习同时补充记忆后一种,以便大家应对选择题。基本逻辑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为操作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关于实验研究我们还要了解实验研究的特征和优缺点、基本类型以及实验研究的设计,篇幅原因不再一一展开,实验研究的设计会在后面具体题目中带大家具体应用一下,最后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教育的行动研究。04.行动研究含义教育行动研究一般被理解为在实际情境中,由实际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反复实施、验证、修正而最终达到预期研究目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为了行动。改进行动质量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基于行动。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合作与同步。在行动中。行动研究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行动研究的倡导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人员参与研究是完全可能的。实施关于行动研究的实施大家一定要记住凯米斯提出的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
①确定问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研究。②制定计划:课题名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或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变量;研究方法;研究进度;研究人员及其分工;成果形式。③采取行动:计划性;情境性;开放性。④实施考察:考察就是对行动者及其行动的实际状态(包括背景、过程、结果、特征等)的资料收集过程。观察可能是最为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⑤反思改进: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活动。常见的反思类型主要包括经验+反思、故事+反思、教案+反思、案例+反思等。关于教研设计的模板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就带着大家梳理到这里,下面我们通过两道题目来巩固一下面我们讲到的模板和具体知识。3教研设计习题训练01.基础经典类
这道题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封闭性的考法,一般学校都会这么去考,是我们常见的一类题目,给出材料,让考生直接去回答一些问题,回答对了,分就拿到了。这道题经典的地方在于它依然是一个实验研究,但它的难度在于它已经不是学科类的教学成绩了,而是聚焦于体育课。自变量因变量跟传统也不太一样,自变量是教学方式,一个使用的是传统体育训练,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一起去跑步,一起做运动;而实验组的教学方式是运动处方,要因材施教,针对性的让学生进行训练。因变量是什么?是大家的成绩吗?不是,你会发现这个因变量就是学生的体质体能了,到这儿大家对于整个题目有了简单的理解,这部分我要提醒大家,题目不能只读一遍,第一遍你可能只是一个感知,第二遍的时候你可能会把它的实验格式就写出来了。好,我们再读第二遍,来尝试写一下它的格式。本题是选择两个班,所以有G1和G2,我们现在要清楚有没有前测和后测,首先对两个班进行体质体能测查,三个月后再去看两个班的体质体能测查进行分析,所以是有前侧和后侧的,我就写出来了O1XO2;O3O4。下面我们再来看有没有随机分派呢?题目中给出的是初二两个平行班,在进行运动处方教学时并没有打破原有的班级结构,所以这里应该是非随机分派。说到这里其实我们的实验名称和格式就已经出来了,这是一个典型的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实验,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以及实验的优缺点这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基础知识,大家按部就班写上即可,完整答案见下图。
这道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设计题,研究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题目、背景、意义、问题、意义、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这道题它其实算半开放性,大家就按照咱们前面教的模板来回答就行。根据题目确定我们需要的信息。这道题就是看线上教学的学习效果,这个时候自变量有了就是线上教学,而因变量就是学习效果,但是学习效果怎么去评价?其实最典型的大家能的就是学习成绩了。但是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仅可以通过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也是他学效果的一部分,甚至他的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各个维度都行。所以说在这我要提醒大家,大家用学习成绩来去代表学习效果,当然可以,但是也可以想到其他的维度。所以说这道题大家第一反应会选择什么研究方法,A对B的影响,那显然你就会想到的是实验研究法,因为实验研究就在探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那这道题的自变量就是线上教学,而因变量就是学习效果,再具体一些的话,就是学习成绩来替代学习效果。如果有些同学灵机一动,想用调查研究行不行,其实也可以,这也是这道题的开放性所在,这里还是以实验研究给到大家分析。
整体的流程就按照咱们前面给到的研究思路按照每一步进行即可,所以梳理下来我们会发现教育专硕考查的教育研究设计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复杂,基础的理论知识要掌握扎实然后能够通过教研设计合理输出,我相信备考教研的同学一定可以游刃有余!23年12月份已到,希望各位可以在24年收获自己认真努力后的结果!
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一般有“选题、申报、立项、制订方案、开题论证、中期报告、结题鉴定、后期成果推广与应用”这八个主要环节。
但由于很多教师对课题研究项目的申报与结题实践经验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指导,最终导致课题申报失败,或是撤项、延误结题。现结合个人实践经验与大家交流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许多一线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不知如何操作,如何才能成功立项;更不知道如何选题,为什么要这样选题等。由此可见,选题对开展课题研究来说很关键。
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所遇到的第一头拦路虎就是选题,这是课题研究非常关键的一步。有价值的选题更易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这是成功立项与顺利结题的重要前提条件。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术团体通常会根据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中各学科建设的需要,印发《课题指南》供有意申报课题者参考,从中选题不失为一条“绿色通道”。《课题指南》提供了选题的总体范围、基本框架,是教师申报课题的主要依据和参照。
但列入《课题指南》的选题条目,大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与前瞻性,所研究的问题比较笼统,通常是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大框架,要想成功申报课题还必须结合自身能力,从小处入手细化研究角度,最后确定选题。
选题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前奏,它决定了教育科研活动的方向、价值和可行性,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工作的成败。选题不能天马行空一时兴起而作,要紧密结合国家基础教育研究的大形势,紧扣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办学特色。
建议以那些已立项的优秀课题为榜样,做个“有心人”去剖析其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以便更好地把握教育科研动态,从而衍生出适合自己研究能力的问题。
为了让课题研究更有深度,我们应广泛阅读与甄别优质文献资料。有道是:“宁吃好梨一个,胜过烂梨一筐。”优质文献资料可以为我们的研究工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有助于我们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少走弯路。
选题还要有前瞻性、实践性与创新性,要能解决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实际问题。选题前可认真阅读教育部门在网站上公布的文件,如省、市的《课题指南》《课题管理规程》等。
一要学会站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高度分析选题的创新性、科学性;二要学会站在教学实践的角度审视选题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不能把选题范围设置得过小或过大,尤其要避免过于狭窄的、只针对某个班级或个体的问题研究,最低也要站在学校层面思考问题。
首先,要了解课题申报书中包含哪些内容,认真阅读申报要求与填表说明,明白各部分内容应该怎么填写,特别是对课题的学科分类一定要弄清楚,如果学科分类错误,你的课题申请立项基本上就没戏了。
试想,如果你是语文老师,研究的方向是语文学科的内容,但学科类别错选了物理类,评审时你的课题就会划分到物理评审组。在物理组评审专家眼里,你的课题是个“异类”,首先淘汰的就是这一类不符合要求的。
确定选题方向之后,就要着手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与论证活页。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
一是要做足客观条件准备,要有前期成果、资料信息、研究条件、时间保障等做基础;二是做实主观条件准备,研究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学术修养、研究能力以及对课题研究的浓厚兴趣。
课题申报并不是以刚抓住一个问题为最佳时机。在开展实质性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申报也是一种科研实力的较量与竞争。如果你已经对课题的关键问题基本形成研究方案,则可以准备申报;倘若自身能力有限,无法解决问题,建议不要申报,或等有初步解决方案时再申报。
在匿名评审规则下,要隐去负责人、单位名称等信息,未匿名的评审材料不能进入评审程序。因此,在填写资料时,一定要遵守评审规则,并仔细校对,避免出现遗漏、错别字、不按要求申报等低级错误。经常有教师申报资料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另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观、大方又清新的版式至少能让评审专家耐下性子细看陈述内容,从而更有可能获得立项。而格式混乱、条理不清的评审书,必定会在评审时减分。
所以,在填写好评审书中的内容后,我们还要多在格式、版式、字体、字号上适当修饰,但是一定注意文字不要用黑色之外的颜色,以免评审书显得轻佻而不严肃。可以用不同字体、不同字号及加粗等区别标题与正文。
课题研究要克服“单兵作战”现象,课题主持人要善于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还要注意主持人与成员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研究能力等细节方面的问题,级别越高的研究项目对团队的年龄结构、研究能力等要求也越高。
最好有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或者学科带头人作为主要成员,增加申报项目的竞争力。选择成员时一定要事先征得本人同意,不能随意使用他人的成果作为课题申报的支撑材料,克服“人员挂名”现象,避免“乱挂名”导致自己主持申报课题时受限而无法通过。
课题研究主要是通过申报、研究、结题三个基本环节实现的,课题申报与立项仅仅是研究的开端,而研究的过程才是真正解决问题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结题评审是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审中常用的鉴定形式有通讯评审与会议评审。课题组须提供课题研究一系列的过程性材料和研究成果等,专家组再从选题意义、研究设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鉴定。
如果有些研究成果不能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还要通过会议评审,课题组直接向专家组汇报,并现场展示研究的过程性资料与成果。
考虑到结题时还需要课题组提供结题报告与相关过程性资料,为了避免后期网络查重复制比过高与缺乏原创性的问题,课题组在未结题前最好不要把课题研究的关键性资料公开上传网络平台。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保管好跟课题相关的研究性材料,包括课题申请书、立项批文、中期检查报告、结题审批书、结项证书及各阶段性研究成果。还要注意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示范课例、听课记录、读书笔记、学生作品、活动图片视频、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等。
鼓励课题组成员购买与课题有关的书籍与报刊,及时关注最新的理论研究动态。例如,我们申报的课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教育研究”,经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搜集与整理的过程性资料颇丰,课题组已开展“革命传统作品教学”观摩课3次、红色景区学习参观2次、“革命人物我来谈”征文与手抄报活动各1次,发表课题研究论文2篇,初步整理了多项可供借鉴与参考的成果资料。
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一项精心管理的过程,我们要学会科学、合理、有序地规划好阶段性研究任务。课题立项后,负责人要分派任务责任到人,按照预期成果开展实质性研究活动。
申报书中填报的预期成果是什么,就要按其形式和数量去完成。如果预期成果是研究著作,就要按著作的要求认真撰写与出版。如果是学术论文还要注意,发表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时,在结尾处明确标注课题名称与立项编号等信息。
中小学英语课题申报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课题题目。但找一个最佳的课题题目,并不容易,不仅仅要知道选题要求,也要了解相关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避免重复性,要找出创新性和研究价值。这里根据往年立项课题中汇总了一些中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最佳题目,仅供大家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后台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题主是想要写论文吗?教学原则早就有,比如教学目标、中心思想等。那我就发现有一些名师,我是说全国各种名师,讲课跑题的有很多。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比如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导学过程等等,都是。但是似乎哪一种,大家都在云里雾里。我说的大家,是真正的大家和普遍意义上的大家,结合在一起的大家。
教学模式么,所谓模式,指的是范式。当成为范式,就又盛名难副了!还记得河北涿鹿教改失败吗?
最后扣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但不外乎一般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推演研究、案例分析、对比研究、调查问卷,具体选择要看你研究目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