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0-02 07:48
(记者 王茜)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与肇庆市广宁县的教育协作,近日,深圳市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2023年福田名师赴肇庆市广宁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广东省“粤派名师”戴智音乐学科工作坊、深圳市戴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戴智受邀带领核心组三位成员——丁俊、何敏、夏志宸走进广宁县,开展秋季集中轮训(第一期)教学教研活动。
此次送教送培活动,采取线下现场观摩、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面向广宁县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员工展开。活动包括观摩名师课例、专题讲座等,旨在帮助当地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深圳市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袁凤娟、广宁县教师发展中心部长陈美贞,出席本次活动。
戴智名师工作室以省级课题《新课标理念下SECG以“趣”赋能大单元主题设计与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为载体,围绕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和人音版初高中音乐教材,分别开展了“欣赏系列”“乡音乡情系列”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与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探索SECG以“趣”赋能教学模式中“激趣——探趣——创趣——得趣”四个教学环节,本次活动由何敏和丁俊带来“乡音乡情系列”中的民族器乐曲《赛马》和《鸭子拌嘴》教学课堂。
课堂上,学生们通过看图片、听音乐、猜曲名的方式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包罗万象,丰富了音乐审美体验、培养了对民族拉弦乐器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
两位老师首次以同课共构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工作室在教学教研中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尝试,受到参会领导以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戴智从课题选题、立项申请、课题方向、科学规划和成果物化五个方面,作题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思与行》的专题分享。
戴智指出,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需要正确的路径,有力的支点。从一名普通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科研是必经的一环,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走向高级阶段的表现。在教师教学教研要求愈加提升的大背景下,成为一个懂课题、会申报课题、会研究课题的教师,已经势在必行。
青年教师代表夏志宸以《我在课题研究中的成长与收获》为题,向大家分享了他加入深圳市戴智名教师工作室之后的成长与收获。他说,得益于名师的指引,他从参与省、市、区级课题,到自己做区级课题的主持人,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夏志宸建议一线教师,要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课题研究,将形成的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同时反哺、促进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此次广东省“粤派名师”戴智音乐学科工作坊暨深圳市戴智名教师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为当地学校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