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9-12 06:12
2023年8月底,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武陵山區畜牧獸醫高水平專業群教師團隊入圍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名單。
近年來,在團隊負責人張華琦教授的帶領下,武陵山區畜牧獸醫高水平專業群教師團隊本著“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育人理念,立足山地生態畜牧業,圍繞“養-加-銷”產業鏈,在助推“黔貨出山”和山地生態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培養了一批“知農、愛農、樂農”的技能英才。
團隊扎根黔東大地,致力於教書育人、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為武陵山區生態畜牧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武陵山區畜牧獸醫高水平專業群教師團隊始終將大國“三農”情懷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化校地合作、產教融合,構建了“六雙融通、互培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五年來,該團隊教師承擔課時數平均達到1251學時,共計培養學生3000余人。團隊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獲獎國家級(含行業)10余項、省級20余項﹔指導學生科研項目、創新創業項目29項、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級1項、省級8項。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培養了一批以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羅煥楠、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安文忠等為代表的“知農、愛農、樂農”優秀畢業生。
加強專業建設,重視教學研究。多年來,該團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對接產業需求,開發“田舍”教學資源,將自主研發的“雪花牛肉”等科研成果融入教育教學,打造校內“校園課堂”和企業“田舍課堂”等新型課堂,有力支撐學校獲批國家“雙高計劃”畜牧獸醫高水平專業群、畜牧獸醫骨干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等16個國家級、省級教學改革項目。
同時,該團隊加速科研成果向教學成果轉化。截至目前,開發有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1門、農業農村部“名課名師”1項、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出版教材17部,其中獲批“十四五”國家規劃教材3部。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5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擁有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獲全國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此外,該團隊還通過制定五年發展規劃和培訓計劃,建立了老中青“傳幫帶”機制,定期開展學習交流,積極組織參加國內外教學培訓和學術交流會議,進一步提高了師生的專業技能和國際化水平。
以畜牧獸醫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為基礎,武陵山區畜牧獸醫高水平專業群教師團隊依托國家“雙高計劃”畜牧獸醫專業群而組建。
目前,該團隊已形成了“名師+技能大師+行業能手”的人才結構模式,團隊成員45人,其中博士15人、碩士27人,教授26人、副教授9人,35歲以下9人、35歲至45歲25人、45歲以上11人,這是一支年齡布局合理、專業素質扎實的實干團隊。
作為該團隊的負責人,張華琦教授享有“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省級技能大師、省千層次人才、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國家級畜禽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畜牧獸醫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等眾多身份。多年來,主持了國家星火計劃重點項目1項、國家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1項、省科研項目3項,主持省級精品課程1門、發表論文26篇(SCI3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主持制訂地方標准1項,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知名度和較強的合作精神,以其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在團隊中發揮著凝心聚力、領銜實干的作用。
顧昌華、楊慧、趙會芳、朱鋒釗……該團隊還有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黃炎培杰出教師獎、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管專家、省級三八紅旗手、省級最美勞動者等優秀成員,他們為人師表、以技立身,不斷踐行著“四有”好老師標准和黃大年精神,本著“以生為本,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培養了一批德技兼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不斷推動著武陵山區畜牧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武陵山區畜牧獸醫高水平專業群教師團隊躬耕田間、創新實踐,不斷把論文寫在黔東大地上,現已是300多家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鄉村的技術專家,成為區域肉牛、生豬、生態家禽等農業支柱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
敬業奉獻,福澤“三農”。該團隊以至誠敬業的情懷奉獻基層,努力鍛造成為一支“手上有繭、腳上有泥、心中有民”、活躍在武陵山區的服務團隊。
針對肉牛、生態家禽等特色農產品,該團隊潛心科研開展技術攻關,主持國家級畜禽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台6個、項目15項,省級34項、市級29項,獲得立項經費5491.19萬元,在《Pytotaxon》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9篇,其中SCI22篇、核心期刊70余篇。
此外,該團隊還取得授權發明專利6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66個,制定了《思南牛飼養管理技術規范》等省、市級地方標准3個、企業標准2個,榮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貴州省農業豐收獎三等獎、高職院校技術研發與應用成果優秀成果案例各1項,《畜牧獸醫專業標准》和《生態養殖課程》等5個課程標准獲泰國認証……
眾多技術傍身,促進成果涌現,該團隊也收獲了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先進集體”等諸多含金量十足的稱號。
深耕黔東大地,貼農惠農事業。近年來,該團隊教師作為省級科特派、市級產業專家、壩區人才技術服務員,在村寨農戶、田間地頭、圈舍,手把手、面對面教會農民發展農牧產業,長期活躍在銅仁市10個區縣的100余個鄉鎮、200余個鄉村。
通過圈舍會、院壩會,採取不定期指導等多種方式,為群眾提供肉牛、生態家禽、生豬等農業產業鏈技術服務。截至目前,該團隊服務企業達40余家,攻克關鍵技術難題60余項,累計培訓5萬人次,真正將論文寫在黔東大地上。
開通農技服務公眾號,建立疑難解答QQ群,團隊線上線下同時發力,主動服務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團隊成員也因此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牛博士”“羊大師”“蘑菇教授”等。
此外,該團隊還不斷助力“職業教育走出去”,通過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老撾、緬甸等國家培養培訓了127名山地農牧技術技能人才,有力提升了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任偉、吳飛)
本報貴陽9月6日電 (記者蘇濱)記者從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近日,貴州省自然資源廳、林業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全省森林、草原、濕地和石漠化調查監測工作的通知》,開展2023年全省森林、草原、濕地和石漠化調查監測。 此次調查監測工作將圍繞國家級森林樣地1091個、草原樣地236個、濕地樣地195個,開展實地調查監測工作,獲取森林、草原、濕地資源儲量、質量、結構及其變化數據,石漠化現狀和變化數據。…
核心閱讀 今年暑期,各地文旅市場復蘇明顯,“研學游”“親子游”“夜游”等旅游新業態成為拉動旅游消費的新引擎。 豐富而優質的旅游產品供給更好地滿足了游客的需求,文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促進文旅市場更好發展。…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米乐M6 米乐米乐M6 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