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9-03 15:27
本学年,本校开展了以“提升教师小问题研究的能力”为主题的校本研训,以“小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小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的校本培训发展思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助力教师博学广识,实现专业成长,学校继续以提升米乐M6 米乐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为重点,依托“问津啃读坊”引导和推动全体教师啃读校本教材与其他经典著作,以共读和自读的形式贯穿于校本研训活动始终。学校还邀请多位专家对教师进行聚焦小问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和科研方法培训。
学校首先按照学科特点,分三个教研组将老师们集中一起,讨论并梳理各年级“小问题”。小学各科教学围绕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自定小问题。
学校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小课题研究方向,把研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把教学中的疑难困惑作为研究的课题,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自身的教学困惑入手,用研究的眼光关注日常教学,拟定自己的“小课题”。教研组教师按照选定的“小课题”撰写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实施方案并在教学中逐步实施研究。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发问、尝试、反思和探究,使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一年来,学校通过搭建课堂展示平台,要求全体教师将小问题研究融入教研活动展示课中,将小课题实施目标和研究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各组教师在教务处和教研组长的主持下备课、听课、评课和磨课,大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对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教师们通过对预设与生成、课堂及课后的教学反思,对新课程新理念下新的教法和学法大胆尝试,对自己所研究的小课题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进行充分展示。
一年校本研训结束,每位教师需撰写小课题研究总结交流,大家齐聚一堂碰撞思想、共享成果,体验到了研究带来的快乐。在总结之余再撰写相关论文,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编辑在校刊上供大家广泛交流。在一次次的案例交流中,老师们不仅分享着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自身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为老师们的教学研究积蓄了更大的力量,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课题研究方式使校本研训研究落地生根,教师人人可以独自开展教学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使学校的教学成绩得到大幅提升。
“小问题研究”来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贯穿始终的课题研究既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