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8-29 09:49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研修水平,强化其示范引领作业。为期5天的名师学术研究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8月13日在上海正式开班,合肥市伦先小学副校长蔡辉、数学教师刘莉有幸参加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上,合肥168新店花园学校教科室主任盛群解读本次培训方案和表态发言;合肥市第三十中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合肥市第六十三中校长许成武明确本次培训的纪律要求;新站区社会发展局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何炼最后总结发言,勉励全体参训老师在专家的引领下,理论与实践并研,教学与教研生辉,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
接着,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王友分享了专题讲座《学做教师发展的引领者——名师工作室建设追求》。他从深度觉醒,有序成长;读写双修,历练提升;明晰学科,专业领航;融入团体,学为人师四个主题说明敢于突破自己,行走在能力极限边缘的重要性、阅读与米乐M6 米乐写作对能力提升的作用、关注课标与前沿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团队和经验对教师成长不可估量的影响。
13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王希明博士,分享了《切问近思,厚积薄发——略谈教科研如何创新》的专题讲座。王希明从日本作家栗良平《一碗阳春面》的导课开始,不仅展示了他独特新颖的视角、幽默风趣的风格、学贯中西的素养、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说明了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善于发现、乐于探索、勇于质疑、勤于学习。米乐 M6米乐
14日上午,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汪茂华博士带来了专题讲座《教科研方法及课题申报案例分析》。他结合自身研究课题的经历和实际案例,从教科研方法、课题申报案例分析、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三个方面分析了课题申报及教科研成果提炼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下午,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郤云江分享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郤云江从移动APP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微课促进教学融合、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通过互动交流、现场体验等方式,让老师们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15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教授带来以《以高质量教研,推动教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精彩讲座。他紧扣“为何聚焦教研”“研什么”“如何研”三大关键问题,明确学校工作中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励大家做研究型、经验型教师。
下午,上海市崇明区裕安中学副校长顾志平给老师们带来了主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的讲座。他用具体的案例,重点讲解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技术路径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设计,总结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六步法”,为学员进行跨学科教学提供了范例和模板。
16日上午,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丁加旗带来了以《学科教研的机制与文化建设》为主题的讲座。他从学科教研的机制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方面出发,结合众多丰富生动的案例,以现存教研活动的问题为切入点,揭示了新时代区域教科研工作的新挑战,提出了走向学科深处的改进方法与转型措施。
下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分享了《新课标背景下素养立意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她从作业功能、作业目标、作业科学性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关键要素,指明了作业设计的方法。
17日上午,来自上海大学的陶倩教授带来了一场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世界观、方法论》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陶倩重点介绍了师德师风的建设内容,为教师队伍建设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与精神。同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回顾泱泱中华的辉煌历史,讲述了中国发展史,让在座的老师们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当代教师的重大意义。
为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17日下午,学员们参观了上海市青浦区徐泾第二小学,学校领导班子从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师资力量、课程研发等多角度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学员们获益匪浅。
此次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并进,教学与教研相辅,丰富而有针对性的研修内容拓展了教师的视野,米乐 M6米乐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生命力。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本次参与学习的全体教师将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努力将所学所悟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去,学思研写相结合,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且行且进,终有所成。(刘莉)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米乐M6 米乐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青春聚力,菁英回归2023年灵璧县“返家乡”青年人才看家乡观摩活动
青春聚力,菁英回归2023年灵璧县“返家乡”青年人才看家乡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