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米乐M6 米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M6(米乐)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520488

M6(米乐)

M6(米乐)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校动态

米乐M6 米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8-05 21:5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愈加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部分。2023年7月19日,光明网刊登了北京联合大学李雪铭博士撰写的题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研究》,文章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师教学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2023年4月8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青海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紧紧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展开交流与研讨,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进一步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工作这一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营造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承担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理解、认知和评价,关系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梳理,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8月1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存在短板,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这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和新任务。在《若干意见》第四部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中对“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和“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以及“切实加强思政课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作了详细阐述,并提出“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提供多角度学术支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同时提出“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开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逐步加大对相关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高度重视。

  2021年12月1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的通知(教社科〔2021〕2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包括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特色项目5个一级指标,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机构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成果、政治方向、师德师风、教师选配、培养培训、职务评聘、经济待遇、表彰评优、学科点建设、科研工作、教学改革特色项目、其他等22个二级指标。其中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度相关的“改革创新”为重点指标。二级指标“改革创新”中重要的考核标准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主课堂、主阵地,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主流价值观倾向,有利于铸牢师生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完善教育教学评价,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趋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健全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敢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健康地成长。要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价值,将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完全呈现于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探索的推进策略。

  第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首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学生系统化掌握基本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立场,以及国家政策方针等内容通过课堂讲授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线上教学予以补充、完善,可以采取简短有趣、贴近实际的教学视频,辅以发言、提问、讨论、探究,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答疑解惑;充分发挥慕课等的教学优势,通过相关APP例如学习通、雨课堂等,丰富教学环节,引发学生学习思考,培养新形势下大学生个性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模式。最后,结合各高校所在地区的优势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通过拍摄快闪视频、拍摄微电影、参观博物馆、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形成既有针对性又系统化的“专”“深”“新”实践教学,将课堂讨论延伸至课外,打通课堂内外,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

  第二,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以及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一方面,不断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其一,不仅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也要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师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相互探讨,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其二,教学的评价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掌控课堂的进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指导学生改变自己身上的缺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无障碍沟通,教育工作者需正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其三,教学评价应该多元化,高校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师生之间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进行实践教学,第一,要创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体验式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才能活以致用。第二,高校的一些文化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学生在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提升其素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探索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育主客体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探索与革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述和接受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吸引力、解释力、传播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作者朱亚成系西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民委教改项目主持人、西藏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四川体育科学》编委兼外审专家,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本文系2023年西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思政专项“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3575)阶段性成果。】米乐M6 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