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四川农业大米乐M6 米乐学·法学院

M6(米乐)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520488

M6(米乐)

M6(米乐)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校动态

四川农业大米乐M6 米乐学·法学院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7-20 07:41

  法者,天下之仪也。四川农业大学法学系以弘扬法治精神、传承法律知识为己任,立足国家法治建设,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专注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法律服务能力的提升,注重内涵建设与发展,以质量与特色建设为核心,日就月将、弦歌不辍,实现了法学系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我校法学专业被认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于2004年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四川省较早设立法学专业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法学专业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同省内外众多法律实务单位密切合作,坚持培育新时代法律专业人才。2010年,我校开设法学辅修学位,矢志不渝践行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2017年,法学院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法学硕士研究生,实现了法学专业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四川农业大学法学系现有专兼职教师2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96%,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为68.4%。法学系依托校外丰富的实践教育基地平台,聘请实务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等法律方面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已逐步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全面,能完全胜任法学专业课堂教学以及实验、实践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法学系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根据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立足四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基础扎实,既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又具备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高层次、实务型、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

  随着法治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学专业受到考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报考人数屡创新高,近三年法学专业录取有志愿率高达98.2%,2020年在四川省理科录取分数线分以上,近三年其他专业学生转入法学专业年均70人。2015年法学院获批自主设立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法学,201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硕士点下设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方向。2020年,法学专业成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专业设有模拟法庭、刑事侦查等法学专业实验室,面积超300平方米,仪器、设备等价值60万余元。实验室主要承担模拟审判、模拟听证等教学实践任务,以及《刑事侦查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实验教学任务。2020年成功申报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农村环境污染法律责任认定虚拟仿真实验。

四川农业大米乐M6 米乐学·法学院(图1)

  法学系还设有众多校内外实践基地。四川农业大学法律服务中心是校内法律咨询机构和法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旨在为学校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等校内机构和个人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法学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先后与乐山市人大、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宜宾市人民检察院、眉山市中米乐 M6米乐级人民法院、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法院、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检察院、雅安市律师协会、四川拓泰律师事务所等19个单位建立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与四川同兴律师事务所共同成功申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校外实践基地,为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社会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优质的平台。

四川农业大米乐M6 米乐学·法学院(图2)

  法学系依托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平台,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突出了教与学的应用性、针对性。通过与相关单位共同开展模拟法庭竞赛、辩论赛、案例研讨等活动,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的近距离交流,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法学专业的社会声誉及学科影响力不断增强。

  法学专业毕业生基础扎实、能力全面、踏实肯干的综合素质获得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根据调查,90%以上毕业生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工作与专业吻合度较高;73.5%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律师行业等部门,就业满意度为96.5%,就业质量稳定向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为此法学系根据《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按照《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依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要求,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战略和法治建设,主动适应法治国家建设需求,不断与时俱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努力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根据《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法学专业认证三级标准和认证办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法学专业建设中,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及素质培养,服务社会,进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乐学、敢为、善用。历届法学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A证)均在50%左右。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法学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各类法学专业竞赛,近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8项;主持完成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活动,其中3项获得省校奖励。法学学生还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商务专项赛(实践类)中荣获全国优秀奖、四川省银奖;“峰云谷杯”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奖励,获四川省知识产权竞赛一等奖等佳绩。

四川农业大米乐M6 米乐学·法学院(图3)

  近五年法学专业共毕业1000余人,毕业率及授位率均为100%,考研升学率逐年提高。大量优秀学子毕业后继续深造,进入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法学专业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获得了各方的肯定。教师积极申请四川省精品课程和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程建设、精品课件等教学质量推进项目,已经建成《法理学》《刑事诉讼法学》优质特色课程。2020年,《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三门课程认定为四川省一流课程。《合同法学》立项为四川农业大学通识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前有知识产权法教学团队、经济法教学团队、以及刑事诉讼法学等一流课程建设团队。法学专业先后有12名教师分别获得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一等奖和二等奖。近五年法学专业教师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主编、参编《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学》《农村法治理论与实务》《农业知识产权》《婚姻家庭法概论》等法学教材7部,其中3部为国家规划教材。

  法学系高度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10余名教师为四川各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3名教师为雅安市仲裁员。此外还担任雅安市人民政府、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政府、雅安军区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教学需要办理了一系列民事、刑事、执行、破产重组等案件和非诉讼案件,这些司法实践成为教师课堂讲授的宝贵经验和生动案例。

  法学系教师长期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五年来,主持和主研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并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获得了突破,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数20余篇。

  法学系师生紧随我国法治社会建设部署,积极参与地方立法、提供行政决策咨询等社会服务,不仅助推科研能力向成果的转化,也为地方的法治建设、经济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近五年来主持起草地方性立法10余部。如《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管理条例》《四川省种子管理条例》《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雅安市村级河长制条例》等,参与立法活动是提升法律理论服务地方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也是科研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引导、指导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地方立法调研计划制定、法律法规搜集整理、草案起草等相关实务,不仅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

  近五年来法学系先后培训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等地公务员和基层村社干部达到上千人,结合热点问题、新颁布和实施的法律为相关司法部门举办讲座。

  法学系教师积极参与对外交流,搭建平台,共享资源。2名教师为四川省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组成员,11名教师担任四川省法学会刑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商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资源与环境法学会、四川省立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教育法学会等协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6名教师分别担任四川省教育厅、乐山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和雅安市人大常务委员会等单位的咨询专家库成员。